北人具身视界 | 当焊接机器人长出“大脑”
2025年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首次明确将具身智能与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6G并列为四大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,并提出“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”。这标志着具身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,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之一。
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技术,具身智能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实现了人工智能从虚拟到实体的跨越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将重构传统产业形态,更可能催生全新的交互范式和应用场景。
具身智能(Embodied Intelligence)指的是智能体不仅仅依靠“脑袋”思考,还依赖“身体”与真实世界进行感知、交互和学习。相较于大众熟知的大语言模型“靠嘴说”,具身智能更强调“干中学”。
具身智能的核心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:
1、具身性
智能体拥有物理形态(机器人、无人车、机械臂等),能直接作用于物理世界。
2、多模态融合
同时处理视觉、声音、触觉、位姿等不同类型数据,实现更丰富、更鲁棒的理解。
3、在环境中学习与适应
依赖真实交互不断调整策略,例如在复杂焊接场景中摸索最佳工艺和路径。
不仅能获取环境信息,还能自主决策,并通过执行器改变环境。
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就是把“具身智能”的理念落地到焊接领域的产物——它不仅有一副能动手的“身体”(机械臂、焊枪、传感器等),还有一颗会思考、会学习的“大脑”(多模态感知+人工智能决策系统),能在真实焊接环境中自主感知、理解、决策并执行焊接任务。
相比传统焊接机器人,它最大的不同是:能适应复杂多变、不规则的焊接场景,并且越干越“聪明”。
江苏北人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突破了传统的“预编程执行”工业机器人范式,构建了一个具有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闭环能力的智能体系。基于眼(多模态感知)、脑(工艺推理)、手(寻优操作)、足(自主探索)等底座技术,创新地提出“智能-技能-机能”技术框架,自研焊接工艺生成大模型和运动规划大模型,赋予焊接机器人类人的环境理解、自主决策和精准操作能力,实现焊接机器人的工艺自主和轨迹自主。江苏北人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具备“一脑多形”的特点,可广泛适配各种复杂的生产环境,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移动、龙门、悬臂等多元形态。
随着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,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变革仅是工业制造领域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可以预见,当更多行业接入具身智能技术,生产效率和协作模式将迎来颠覆性重构。从焊接工艺的自主优化到全产业链的智能升级,这场由“身体”与“大脑”协同引发的工业革命,终将重塑人与机器共生的新生态。
热门推荐
更多案例-
2025-08-15
北人具身视界 | 当焊接机器人长出“大脑”
2025年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首次明确将具身智能与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6G并列为四大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,并提出&l···
-
2025-08-15
具身机器人有望在工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
“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,工业场景成为其规模化商用的首个突破口。远征A2-W的规模化商业···
-
2025-08-15
机器人生产机器人!亦庄2027年将能量产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
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。获悉,经开区···
-
2025-08-15
2025 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十大趋势
通过系统梳理研判技术演进路径、行业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格局,从具身感认知、具身决策、具身智能控制、具身智···